我們是花花小女警,三位來自政大廣告系,雙主修數位內容與科技學士學程,在團隊中,我們各司其職:欣貝負責研究,鑽研使用者分析,並擁有多次品牌研究經驗;鈺婷負責設計,替白紙增添上最吸引人的色彩;亭儀負責技術,擅長多種程式語言,讓我們的想法能實際化。我們期望能透過此次競賽,發揮我們的力量,讓社會朝向更美好的未來。
我們是一群已經畢業五年的社會人士,就讀輔大廣告系的同班同學,由於當年大三一起組隊參加過行銷競賽,取名為「公主徹夜未眠」,現在成熟了一點,改名為「小姐姐徹夜未眠」,想重溫當年競賽的時光。
由五位來自嘉義大學跨領域的同學所組成,成員涵蓋數位學習設計與管理學系及行銷與觀光管理學系。團隊分工主要有研究、技術、行銷與設計。 成員們時常關注社會議題,特別是與流浪動物相關的部分, 希望藉由這次團隊合作,跨領域學習並運用多面向思維發揮創意,從根本解決問題,以相輔相成的方式,最終能達到優化使用者體驗,並創造出符合使用者需求的產品,將團隊發揮最大的效益,進一步為社會帶來一點改變。
我們是台師大管理學院和科技與工程學院的學生所組成的團隊,八位同學在不同大學科系畢業,有文學、社會科學、商管科系與理工科系,我們團隊提供為石墨烯產品的技術應用,以及將概念與創意以產品呈現,為了在碩班的兩年生涯中做出不一樣的事情,為這個社會創造出有用的價值,因此參加此次比賽,希望把我們構想出的產品能付諸實現。
我們是一群在網路上結識且熱愛數位的上班族,利用下班的時間學習及彼此分享各自的專業領域,我們有PM\UR\UX\UI\Frondend\Backend各司其職的角色,是一個相當完整的團隊,期望打造出協助求職或轉職的媒合平台,我們是『今晚,我想來點UX小隊』!
我們是由交通大學學生和已出社會的工程師所組成的六人團隊。從團隊的 logo 中,除了可以看見隊名「6」的符號之外,也與孩子的玩具、積木有幾分相似;遠看,又如同孩子舉手一般,象徵著小孩為遊戲的主導者,家長可以在身旁輔助遊戲的進行及陪伴。
香香女子連線
結合傳播、資訊、教育背景,由跨校夥伴組成,透過科技將傳統的學校、學習模式數位化,創造更多學習資源利用之可能。
我是一群來自於台北社會人士組成的團隊 我們關注的議題並非「銀色經濟面」的智慧醫療、長期照護、疾病預測與預防外,而是熟齡的「橘色經濟面」幫助提升生活品質、增進自我價值的教育進修課程、社交聯誼、旅遊等需求的增加。
「鳳梨蝦球不加鳳梨」團隊是由五名來自會計、行銷、生工、設計等不同專業背景,卻在UI/UX道路上相遇的台大學生/校友所組成。「以使用者為中心」和「輕鬆且不失效率的團隊合作」是團隊唯二的守則。在專案過程中,我們期待透過質性、量化並重的前期研究,去探究使用者需求背後隱藏的痛點。並經由成員間的創意爆發、腦力激盪出問題的解方,最後透過實作技能測試迭代,最終解決使用者遇到的困境。
來自新竹的團隊,70%研究生、15%大學生、15%業界人士。集結行銷、傳播、設計、心理研究、資訊技術的人才。 這次,我們希望能設計出一個更加友善的退休長者互動APP,不再讓退休生活只在客廳度過,建立退休長者與自己附近的其他長者橋接的機會,讓「互相學習」、「參與彼此活動」與「社交」變成他們的日常
我們是來自國立臺北科技大學互動設計所的團隊。結合大學時所修習的跨領域專業,我們希望能藉由這次比賽機會嘗試跳脫框架,加強理論基礎與實務經驗,運用使用者經驗研究與服務設計思考,設計出對人類有幫助的服務方案或產品。
「跟Paper過假日,我想要出門走走。 Paper想說下次,但天氣實在不錯。」 源自相異的大學,與各領域專業的朋友,在多雨的政大中相遇。當天氣晴朗,我們將放下論文漫步出走,沙粒大的世界,能尋覓出宏觀的可能。 受不同形式教育的洗滌,描繪天馬行空的藍圖。 結合設計和資訊的專長,實踐數位世界的願景。 跨域思想與實作的交織,激盪顛覆傳統的科技。
我們來至台灣各地的有志之士, 致力透過五感+歸屬感, 企圖以設計腦,技術腦,行銷腦,研究腦 打造符合這個社會認同最〝4〞解: 創造環境新格局、注入社會新能力、滾動創新超能力、開拓產業新面貌!